播客札记(四):消费主义&审美

翻转问答 VOL30 | 道理能解决消费主义和奢侈的否定欲望?

Episode Archive

道理无法解决问题

  • 消费主义本身并不是一个多深的批判,对消费主义的批评不需要过高的学术门槛。
  • 批判难度低并不意味着不具备批判价值。
  • 掌握道理本身不难,但改变和解决问题并不能通过了解某个道理来完成。

个人主义与消费依存

  • 消费主义与消费不是一回事。
  • 个人主义兴起之后,社会分工的消费交换使消费主义与消费的关联越来越紧密。
  • 依靠消费来维持日常生活,并不一定是消费主义的,而「由单一消费提供一切」的生活就是消费主义的。举例来说,购买器材录制播客,在录制过程中产出的内容并不是消费行为本身能够购买而来的,所以这一行为本身不是消费主义的。简单来看,消费过程中是否有内容产出,可以视为判断是否是消费主义的一个依据。

平民主义与消费权的平等

  • 消费权的平等伴随这消费门槛的降低而逐渐消失。在过去,某些消费具有门槛,例如衣冠不整不可进入餐厅;贵族社会使用的产品为特供等。
  • 消费权的不平等意味着在既有时代背景下,消费作为一种客体并不是最重要的东西,而导致消费不平等的因素或许比消费更重要,例如前述例子中的文明程度、权力等。
  • 平民主义兴起使得导致消费权不平等的因素越来越被反对,导致消费权不平等的各种特权亦被排斥,进而消逝。例如,一辆好车应该卖给谁,不以驾驶技术高低而论,而是价高者得。
  • 在诉诸消费权平等的过程中,金钱逐渐成为了决定消费的最重要的要素。附着在消费行为上的其他价值被渐渐瓦解,消费内涵的价值成了钱的价值。
  • 追求钱的价值会让物质的使用意义逐渐消逝,成为被观看的现象,让社会景观化
  • 物质本身的使用价值,需要更多的公共场合来展示,需要更多的公众关注。公共场合越小,公共场合越萎缩,社会越景观化,社会就越容易进入消费主义。

奢侈的问题

  • 消费社会和消费品不仅提供了某种视觉表象,对于使用者而言还展示某种不必要的奢侈体验。其背后有强烈的「由俭入奢易,由奢入俭难」效应。抖音在互联网时代带给人廉价甚至无物质成本的奢侈体验,带给人高频率的精神刺激,这是任何文艺作品无法提供的。
  • 消费主义自身提供了特别自洽的体系,当人进入消费主义之后,真正的阻碍只有是自身经济和金钱的成长。买的越多,则愈加排除传统价值,而消费主义又可在此过程中提供充足的合理化说辞,让人满足于符号消费和消费主义本身,从而维持一个「快乐的生活」,在现代社会下,「快乐生活」更容易被看到,也导致了对个体自身更多的正向反馈。

人必然会选择消费主义吗

  • 人的满足是边际效益递减的,这要求人的消费越来越多,越来越快。这和资本主义的生产力过剩不谋而合。从方方面面来看,消费主义都符合现代社会的特征。

生的,肯定的,创造的欲望与死的,否定的,消费的欲望

  • 巴塔耶的耗费经济学认为,消费是一种浪费(waste),消费具有强烈的「浪费」和「毁灭」的欲望的。现代社会对多媒体作品的消费,根本上算是一种浪费和毁灭。其他领域的消费也包含巨大的浪费、过剩和毁灭的意味。
  • 巴塔耶普遍经济学的意图就是把衰败的世界与人的内在生命、主观经验协调一致。这有死的世界,他认为是物质性的、普遍的能量之流,不停顿地要求消耗和散失,最终意味着我们能累积起来的资源的完全毁灭。
  • 消费主义本身是一种强烈的否定的、死的欲望,无论对于物品还是自己,消费主义强调的是浪费、毁灭、自我的物化、自我的非人化;其反面是生的欲望,强调的是自我独特性、强调生存、强调自我肯定,它导向的是创造行为而非消费行为,这与规模化的商品生产和直接获取他人商品背道而驰。
  • 死的欲望不是在生理上杀死人,而是在精神上让人不是「人」。在消费主义内部,有强烈的让人不是人的冲动。这种冲动一方面来自经济系统本身——它需要人通过这种浪费的、标准化的消费来否定自己,也是人在资本主义背景下的自我选择。
  • 整个城市的分工生活,是所有「奢侈」的集合。「奢侈」选择包含着否定的、死的欲望,过多的「奢侈」选择会阻碍人作为人的发展,让人进入非人化的状态。

消费主义不是死局

  • 消费主义真正控制我们的三个要素:
    • 奢侈快感
    • 对社会景观的依赖
    • 奢侈与背后的一套概念
  • 从任何角度对消费主义「控制三要素」的回击,都是自我生活和个体发展尝试脱离消费主义的有效途径。
  • 消费主义不是非此即彼,例如看电影行为本身是消费主义,但如果能留下对电影本身的任何创造性内容,那看电影本身就不再是消费主义行为。
  • 消费主义和技术进步带来的便利性,有些是创造的便利性,有些是享乐和消费的便利性,但在系统内部二者并非对称关系,消费的便利性远远大于创造的便利性。即便技术的发展让人的创造成本大大降低,但实际上人的享乐成本被降低得更多。
  • 考虑反对消费主义的消费选择,可以从消费本身的创造性可能来进行衡量。
  • 西方的思想(古希腊)认为「知道」就是美德,而东方的思想(印度)认为践行才是美德,人不可能通过对道理的思考和理解来改变生活,而需要切身实践。
  • 消费主义不是死局,切实可行的建议是,为了与你有关系的人,创作个什么东西,一顿佳肴,一篇文章,一幅画,什么都行

翻电问答 VOL21 | 美的丧失与美的教育

Episode Archive

  • 批评美丑前,需要对自我生活的文化选择和评价进行审视和思考。
  • 对美丑的批判难以取得共识,而相对容易获得共识的批判一般出现在公权力介入的美丑批判中,如商店的标牌规范、公共建筑规范。
  • 如今对艺术作品的评价,多用一个哲学框架进行分析,而非进行美和丑的简单判断,批判的难度并不低。但另一方面,人们又乐于进行审美评判。

美与丑的界限是模糊的么?

  • 导致批判美丑变为难以进行的话题的一大原因是大众认为「美与丑的界限是模糊的」。
  • 对善恶、美丑的讨论容易陷入复杂论的视角,即认为讨论的主体是不可轻易判断、得出结论的。亦容易产生明显的主客二元论想法,认为「美丑是个主观的东西」。「____是主观的」一类防守性言论也容易让人服从于达成共识的压力,产生难以达成共识的思维惯性,阻碍沟通与思考。
  • 康德在《判断力批判》中认为,美是一种先验综合,虽然美是主观判断,但并不是不可讨论之物:

一个对象,一束美丽的花,引起了我们的情感,而这种情感呢,我认为它是有普遍性的,我把这种情感叫做 “美”。我相信人人看到这朵花都会觉得美,都会有这种情感。具体的东西里有普遍性,不需要你带来一个概念加在它的上面,去规定它,它自己就表现出某种普遍性了。就是说,这朵花,它可以引起每一个人的美感,这种美感是有普遍性的。那么,“这朵花是美的”,这个判断与 “这朵花是植物”,或者 “这朵花是红的” 这样的判断,是大不一样的。——邓晓芒:康德的《判断力批判》主要在讲什么?

  • 「美」是高度词义弱化和异化的词汇,导致对美的讨论难以进行:
    • 美的生理学基础中,最常被讨论的是性冲动与审美的关系——这是人际关系劣化的的结果,认为人与人的关系变为生理性要素占主导地位,但这样动物性的视角在谈论美的时候过于狭隘。
    • 科学主义的劣化途径使得「美」更易被量化,易于得出基于数据的结果,能够形成具有统计学意义的实验。让人产生「美」具有建构性特点的错觉,并将美视为与先验无关,并无实质基础的社会文化综合产物。

美育可以解决美的问题么?

  • 生活中接受美与丑的门槛都是相同的,个体审美能力的缺失在于忽视美的存在,而非商业或政治的责任。
  • 对美育的痴迷并不能解决人最根本的审美问题。教育万能论的思维导向让人认为美育能够改变人的审美能力,但实际上,文化教育不能让人有文化,美育教育亦不能让人有审美。
  • 教育只能给人知识,让人了解知识、掌握技术和逻辑推理,但无法让人获得审美能力,因为「美」是直觉判断的能力而非外部学习的存在。

审美是一种技能和能力吗?

  • 审美是人在成长过程中逐渐唤醒的判断力。它在儿时以潜能的方式蕴藏于体内,因此是先验的,这个潜能在综合的不断判断之中慢慢唤起。正如荣格所认为的那样,人在儿时并不具有纯真、美好的品质,人在出生时什么都没有,这些潜能随着人的逐渐长大生发出来,才慢慢出现了这些品质。

美的 “缺失” 就是 “拒绝长大”

  • 对「美」本身的否定,一方面否定了成长给人带来的差异,「拒绝长大」没,否定了成长带来品质的改变;另一方面拒绝了当下所处环境的恶劣,拒绝了充斥着丑恶的生存空间。
  • 当今社会相对单一的审美判断,使得人们普遍不认为成长应该视为获得美的途径,从而过分看重「成长」之外的东西,例如财富、地位、资源。
  • 美是一个责任——人的决断要求人以某种特定判断力作为标准,而非儿时的生理快感作为判断力标准。获得以美作为标准的判断力需要承担的最大责任是「相信」,相信美感需要的是决断、专注和对自我的承诺。放弃对美的信任,就可以随波逐流,让美流失。
  • 一切以消费、逃避的心态对待美都是不可能获得美的。
updatedupdated2024-12-312024-12-31